2月 10, 2023

先問為什麼-從釐清自己的初衷開始


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誠品生活新板店

英國激勵大師賽門·西奈克(Simon Sinek)曾在TED演說中,針對願景及提案的描述,發表了著名的「黃金圈」理論,亦即觀察事情有三個角度:為什麼(Why)、怎麼做(How)及做什麼(What)。

要說清楚自己正在做什麼,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困難,只需動用到大腦最外圍,負責掌管語言、理性分析的「新皮質」層,自然能將事實現象一一羅列出。

表達怎麼做相對沒那麼輕鬆,必須探究事實現象的發生經過,尤其是運行的方法與步驟,從中呈現出具有獨特價值之處。

想打動人心,就得訴諸深層的動機。若可以用幾段話、一個簡單的故事,把為什麼想做這件事解釋得恰到好處,便能讓他人感同身受,甚至一起合作。

大腦中心的「緣腦」層為情緒感受的中樞,人類的行為決策,有很高比例是被直覺左右。假使有辦法善用文字的力量,對於為什麼多加著墨,有助於感召自己、領導眾人,朝明確的目標邁進。

資料來源:作者自行繪製

描述一個專利創新的時候,基本上都從為什麼開始,首先陳述待解決的技術問題;到了怎麼做的階段,再說明用以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;至於做什麼則是放到最後,談的是產生的技術效果。由此可發現專利說明書的寫作方式,正好與「為什麼→怎麼做→做什麼」的流程相符。

政治人物參選時,也應以使命及願景為依歸,由為什麼出發,表明參選的初衷。若只因為粉絲力拱或民調最高,而決定投入選舉,即使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而當選,後續仍需面對選民的嚴格檢視。

沒有留言:

大型組織裏的勳章文化

  資料來源:由Nano-Banana繪 製 在大型組織裏,存在著一條隱性規則:想要晉升到核心位置,至少要拿下一場足以被全公司記住的關鍵戰役。這並不是否定日常努力,而是唯有「戰功」才會成為組織記憶的一部份,並轉化為升遷最有力的背書。 這就是所謂的「勳章文化」,其邏輯很直接:升遷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