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 23, 2025

生成式AI正推動專利行業的「結構性革命」

資料來源:由DALL·E3繪

專利行業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「結構性革命」!過去專利說明書的撰寫流程,仰賴大量初階人力進行訪談、整理、撰稿、繪圖與檢索,未來將由生成式AI全面接管。只要一段30分鐘的訪談錄音,生成式AI可望在幾分鐘內完成claim與說明書的草擬。客戶手繪的構想草圖,透過影像辨識技術,便能轉換為專業的流程圖。同時,AI更能整合專利資料庫進行即時檢索比對,找出新穎性特徵。這意味著,傳統專利撰稿流程正加速邁向自動化。

會有這樣的發展,其實一點也不令人訝異。傳統專利撰寫本質是按件計酬,收入與「完稿數量」與「客戶滿意度」直接掛鉤。然而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,要一位專利工程師短時間內全盤掌握各類客戶的domain knowledge,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。在這樣的時間壓力下,具備龐大知識庫與豐富「常識」的生成式AI,正好展現出壓倒性優勢。

有些從業人員或許會認為,自身對客戶技術的熟悉度足以應對挑戰,這種想法其實暗藏高度風險!認為客戶永遠不會轉向他處,實際上是一廂情願,更忽視了市場競爭與工具升級所帶來的結構性改變。

隨著AI系統進一步串接專利維護與年費管理模組,還能剖析客戶是否願意長期維護某專利,甚至自動生成客製化溝通信件。大型事務所有豐沛資源打造或使用進階AI系統,能廣泛應用於撰稿、年費管理和監控;小型事務所受限預算,只能使用基礎工具。然而,這並不代表大型事務所能因此獲得更高議價力,因為大型企業的in-house專利部門同樣有資源採用進階AI系統,能將專利申請及維護業務收回自行處理。未來的專利行業,將出現「大者恆大」與「內部化」雙重趨勢,傳統的營運模式將面臨變革。

沒有留言:

香港金融科技創新的知識海流

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,金融大廈林立、資金川流不息。在這座城市的光鮮外表下,金融科技的真正創新力量其實極度集中。一篇以專利資料為基礎的 學術論文 指出,香港金融科技的創新格局由少數銀行主導,整個行業的知識海流呈現過度集中的現象。 一、創新並非人人有份 研究分析19家香港商業銀行的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