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完《PHP》七月號中安藤忠雄的訪談,印象最深的不是他「建築大師」的頭銜,而是他完全非科班出身,卻憑藉一己之力闖出世界級名聲的生命故事。這樣的軌跡,不是浪漫型的天才敘事,而是一種持續不懈的內在信念:當社會沒有給你標準答案時,你只能忠於自己的信念,用全力跑下去。對我們多數人來說,這樣的勇氣其實很稀缺。
感知世界,不被限制
安藤出身於大阪,青年時曾是拳擊手、卡車司機,後來因偶然經驗接觸到建築。他僅有高中學歷,但買二手書自學建築理論,甚至以打拳掙來的費用,走訪世界各地觀摩建築作品。這是一種「感知」的能力:看見體制外的可能性,讓眼界突破環境限制。當別人以為「沒有專業訓練就不可能」,他卻用行動證明可以另闢蹊徑。
挑戰與傳遞
安藤從設計私人住宅起步,靠著實際作品一點一滴建立口碑。他說過:「就算沒人看好,我也要持續挑戰。」這就是把懷疑轉化為動能,用實踐一點一滴淬鍊出專業。隨著作品被世界看見,他逐漸進入國際舞台,透過建築與故事,把信念與美學傳遞出去。
對我們的啟發
回頭看安藤的經歷,更像是對每個人的提醒。人生不見得會依循「正規途徑」發展,我們很可能要在未知中摸索。可以選擇像他一樣,不急著被社會的框架所定義,用心好好打磨自己,便有機會塑造專屬舞台。或許你不是建築師,但在任何專業與人生選擇裏,我們都需要這份「相信自己」的力量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