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 10, 2025

大阪世博觀展記:從未來科技到歷史祈願

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的主題是 「設計生命閃耀的未來社會」,一大早來到夢洲場館,馬上就被壯闊的「大屋根環形迴廊」吸引。俯瞰世博全景,遠處的大阪港也映入視野,讓人感受到這場盛會將「未來」與「生活」緊密交織的旺盛企圖。

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

未來社會的想像
日本向來擅長透過科技與文化作品來描繪未來,從總務省早在2019年以影片展現「5G連結世界」的藍圖,到超人力霸王ARC作品中強調「發揮想像力」的主題,都提醒我們:未來不是靜待而來,而是要在腦海先建構。世博場館則把這種抽象的想像具體化,讓人走進會場,如同步入一座未來實驗場。

大阪健康照護館:遇見25年後的自己
在大阪健康照護館,我體驗了「遇見25年後的自己」。透過AI解析生理數據,螢幕隨即浮現了2050年的我,並示意生活方式的選擇會如何影響未來。這不僅是娛樂,而是一種寓教於樂的設計:未來社會的核心議題,不光是效率與便利,更是人類如何能活得更健康、更幸福。

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

3D列印培養肉:永續餐桌的解方
另一個亮點,則是大阪大學與多家企業合作開發的3D列印培養肉。這項技術是以細胞培養出肌肉、脂肪與血管,再透過3D生物列印精準塑形。它不但能依消費者需求調整脂肪與肌肉比例,提供「個人化健康肉品」,還能減少畜牧業對環境的負擔,並可望解決全球蛋白質短缺的挑戰。這將不再是實驗室裏的概念,而是預計在10年內逐步推向市場的食物革命。

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

未來到傳統:法善寺橫丁的祈願
從展場出來,轉進大阪鬧區的法善寺橫丁。這條鋪著鵝卵石的小巷,氛圍靜謐而懷舊。法善寺內有一座著名的「不動明王」,相傳因戰後老婦無錢供奉,改以澆水祈願,結果靈驗流傳,這樣的祈福方式逐漸成為傳統。如今,參拜信眾仍會將水澆在滿布青苔的佛像上,祈求平安與健康。

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法善寺橫丁

而在旁邊的「夫婦善哉」老店,紅豆湯總是裝成兩碗,放在同一托盤上端出,象徵夫婦或情侶共享後感情更加圓滿。這道甜品因大阪作家織田作之助小說《夫婦善哉》而聲名大噪,也成為法善寺橫丁的名店象徵。吃下這份溫熱的紅豆湯時,我感受到世博會裡「未來健康」的理念,正好與這裏的「家庭圓滿」相呼應。

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夫婦善哉老店

結語
大阪世博除了是科技展示,更是一場文化與價值觀的對話。從3D列印肉到不動明王,從遇見未來的自己到一碗紅豆湯,這些體驗串聯成一個訊息:設計未來社會,不是抽象口號,而是要在每個人的日常中,實現更美好的生活。

沒有留言:

大阪世博觀展記:從未來科技到歷史祈願

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的主題是 「設計生命閃耀的未來社會」,一大早來到夢洲場館,馬上就被壯闊的「大屋根環形迴廊」吸引。俯瞰世博全景,遠處的大阪港也映入視野,讓人感受到這場盛會將「未來」與「生活」緊密交織的旺盛企圖。 資料來源: 作者攝於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 未來社會的想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