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作者攝於金石堂左營店
美國的商業經濟網站Business Management Degree進行一項閱讀習慣調查,結果顯示,一天花半小時以上閱讀商業書籍者,88%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。為何成功人士能有現今的成就,《高所得者的高效閱讀法》的作者金川顯教(每個月能讀60本書的商務顧問)認為,關鍵在於他們用閱讀培養自己的洞察力,得以掌握良機抓住重要的機會。
大家都深知開卷有益的道理,但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時間,將每本想讀的書,從第一頁開始全部K完,除了吃力之外,更可能看到後面忘了前面。為克服這個問題,金川顯教建議我們運用80/20法則(又名帕雷托法則),篩選書中內容的20%精讀之,捨去剩下的80%,因為高效閱讀的重點在於讀懂而非讀完,有捨才有得。
那麼,該如何篩選要精讀的內容呢?可由封面、書腰、作者介紹先預測書中內容,有利於腦袋調整好接收頻率,接者閱讀前言跟後記,思考書中想要探討的問題或論點,一面瀏覽各章節內容,一面標記自己感興趣的部份。正常來說,整本書或許有多處是自己早已知道的事,可以直接跳過,把火力聚焦在要精讀的地方。
在精讀的過程,宜對作者所寫的內容持保留態度,不停反思提問。無論是透過繼續往下讀,或是逕自思考尋找答案,運用反思及查證得到的結論,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。
最後進入歸納的步驟,將個人對書中內容的理解,篩選出三個重要之處(數量不求多),能各用一句簡單的話清楚說明。在篩選時可搭配2W1H原則(What、Why、How),也就是所謂的「黃金圈」理論,有條理地解構書內重點。如此一來,便能鍛鍊知識輸出的能力。
擁有知識輸出的能力為何重要?那是因為一個人埋頭苦讀,知識在腦中的保持率僅有10%;若將自己所學教授給其他人,能將知識保持率拉升至90%!與其閉門造車,將閱讀心得與他人共享,是更有用的知識學習法。
閱讀心得要能發揮其價值,應該注意內容是否兼顧通用性及重現性,亦即一般人都能用,並且只要照著做就能得到相同結果。另外,最好可以解釋到連六歲孩童都明瞭,有效表達概念的本質讓對方聽懂,這才有意義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